广茗阁听王自健
今儿去广茗阁之前,我是一点儿不了解王自健的,之所以跟着去是因为有朋友爱“捧角儿”。路上因为要途径北京著名的恶俗小资集散地,结果堵得一塌糊涂,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去看演出。广茗阁跟我想象得差不多,老旧且空气不流通,据说票很难买,作为观众我就在心里张罗票价大涨改造环境的事情,坐的是中式硬木太师椅,桌上是瓜子花生板栗,台上说得相当欢实,观众很欢乐地嗑瓜子嚼花生,劣质茶喝得叭叭作响。
去的时间点算是把握得很合适,两对很没有前途的年轻相声演员说了两段一新一旧一点儿没有笑点的相声之后,李金斗的弟子徐强上台了。李金斗是唯一一个我喜欢的老派相声演员,主要是他天生十分搞笑,这个是祖师爷赏饭吃,跟技术和拜师没关系,天分来的。徐强据说以前是个玩摇滚乐的,师从李金斗倒算是得其所,我开始笑得前仰后合,十分欢乐地磕起瓜子来,我是真喜欢这年轻阳光的相声演员,应该大红才对啊。
压轴的当然是二班班主王自健,气场明显强于旁人,捧哏也明显是其中最好的。他的相声十分漫长,对舞台的掌控能力一流,在如此长的演出里,我未曾走神,完全被舞台上的这个人所吸引,广茗阁的陈旧也在舞台的光芒中褪去,王自健功力扎实天分出色,这样的民间艺术真是会让人流连忘返。捧角儿的朋友买了最大额度的“花篮”送给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否因为被人收拾的原因,花篮不再能肆意地收,散场时我见寒风中的他们送客招呼大家买封箱票,多么年轻的面容!心里又开始自作主张帮他们涨价来着。
上网看了看王自健,发现成名是因为做了相声公知,开始觉得有些遗憾。一个84年出生的人,还需要好长的时间才能有人生智慧沉淀下来,而这是相声或者脱口秀行业里能终成大家的必要条件,在内心未必足够坚定的时候透支,可惜了与身俱来的天分。郭德纲吃了太多苦,外表和内心的滑腻都很难再去除。8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相声演员应该是美好的一代吧,至少他们不胖呀。相声这行,认真起来老舍那种微小的凄苦才是最合适的吧,公知是多么无聊的行当啊,你是端着小板凳要坐在道德天平的哪一边呢?因为舆论从来都是屁。